返回首页胶东头条

烟台市不动产登记“一窗办七事” 联办逾20万笔

2022年04月30日 07:17

  烟台时刻4月30日讯 今年以来,我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坚持以便民利企为导向,通过压缩精简、数据共享、告知承诺、部门核验等方式,围绕流程再造,最大程度实现申请人免提交证明材料。截至目前,我市已通过一窗办理“6个1”综合服务,累计联办不动产登记业务逾20万笔。

  疫情防控期间,我市日常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量较此前有所减少,但单件业务办结效率却显著提升。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在登记大厅涉税窗口,向窗口工作人员一次性提供所有登记和缴税资料后,后台审核人员同步完成审核、登记、缴税等流程,一个窗口就办理完成了所有事项。窗口工作人员查验其身份证和房产证后,告知在智能交互终端上完成身份验证、签字、录取指纹等手续,全程仅需1个小时,比从前缩短了约一半。

  办结效率的显著提升,得益于办事环节的不断压缩精简。不动产登记与税务部门搭建联办平台,实现身份证明、合同、权属证书等共性材料不再重复收取,户口簿、婚姻证明、家庭住房情况等通过共享获取的,群众不再需要提交纸质材料。依托烟台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打通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企业的数据壁垒,打造一窗办理“6个1”综合服务,即“一个窗口、一人互动、一套材料、一次录入、一个小时、一个环节”,完成登记申请、税费缴纳、水电气暖有线电视账户联动过户、证书领取等,实现“一窗办七事”,相关业务“零上门”。

  为确保群众不再多跑腿、重复跑腿,烟台市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托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完成与住建、市场监管、民政、公安等16个部门的数据对接,把合同网签备案信息、营业执照、婚姻信息、户籍信息等16项不动产登记高频材料的数据,通过共享全面应用于不动产登记办理。企业和群众在申请登记时能够调取到电子证照或者通过接口查询到照面信息的,不再收取纸质证明材料。目前,全市不动产登记通过数据共享累计调用其他部门数据20.7万次。同时,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变更登记、首次登记,非公证继承业务、纳税等业务时,对于办事群众因历史问题确实提供不了相关证明材料的,可通过告知承诺来代替纸质材料实现“减证便民”。

  在部门协同核验方面,我市也已实现了不动产登记证照的多场景使用:通过将证明开具功能嵌入爱山东APP、烟台不动产登记公众号等移动端平台实现证明开具“指尖办”,以往市民需要本人到现场开具不动产登记的证明,如今轻触手机屏幕就能完成。电子证照应用进一步推广,市民可通过爱山东APP实时查询、下载名下的不动产电子证照,随时随地亮证。登记窗口不断延伸,截至目前,抵押人可在我市53家银行265个金融网点,完成抵押登记的网上申请及电子证明的领取;通过金融平台累计办理业务32万笔,发放电子证明25万本,实现全程“不见面、零材料”办理。此外,通过建立法院协作联动机制,通过不动产登记+法院协办系统,法官在办公室点点鼠标即可完成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查封、解封等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协助教育、人社、公积金等部门,将查询功能嵌入应用、核验,相关部门足不出户即可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群众无需提交不动产登记证明即可办理业务。

来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