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胶东头条

鲁东大学文学院探索时空一体化线上实践教学改革

2020年03月30日 10:19

  胶东在线烟台大学生网3月30日讯(实习记者 孔文杰)在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授课对于实践创新类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结合现实环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需要专业实践课程教师的认真思考和探索。鲁东大学文学院以山东省本科一流实践课程《纪录片创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时空一体化线上实践教学改革,强调主题实践,以“抗疫有我,加油中国”为主题,将课堂的线上时空与学生们分隔的时空一体化建构,创作反映抗疫活动的纪录片,在保障了课程内容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9组的疫中感想,居家抗疫的决心被输进画面,构筑出一幅众志成城的团结画面

  “开始我只想鼓励学生通过拍摄活动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事实上学生们在拍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是专注和小组协作的能力。”《纪录片创作》课程主讲教师张成良教授表示,“利用全民抗‘疫’的社会大背景指导学生教学实践,一方面强化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做出抗疫贡献,同时也增强学生爱国爱家的美好情愫,这是既往专业实践所无法比拟的。”课程采取“纪录片——网络、课堂和实践”三重时空一体化的在线课堂建构模式,教师在线完成理论课程教授与指导的同时,将实践碎片化通过在线指导学生拍摄,通过统一主题指导,完成网络、课堂与实践时空一体化的过程建构。

  2月3日,80名师生通过视频连线举行了简短的开机仪式,来自不同地域的传播学专业2018级的本科学生汇报了当地疫情防控情况并做出了选题规划。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用摄像机镜头纪录抗“疫”中的城市乡村,讲述身边的抗“疫”故事,拍摄纪录片素材1100多分钟,最终完成纪录片16部,以“加油中国,抗疫有我”为主题,讲述了不一样的抗“疫”故事。新学期网上开学后,张成良教授在安排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专门抽出时间讨论剧组拍摄中遇到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抗“疫”一线的拍摄背景,课程组邀请了吉林电视台与烟台电视台记者,网上指导选题策划、采访沟通和剪辑制作等具体问题。

8组的疫情记录,向世人描述着中国力量的不可思议

  “我们小组主要跟踪拍摄疫情中商品采购与配送的选题,我记录的是活跃于村镇之间的微商店主小丽,她一个弱女子每天骑着三轮车往返于村镇,把村民在线订购的日用品一件件送到村民手中,她笑称是当地七个村子的后勤总司令,管着五千多人的吃喝用度。”王英洁坐在电动小摩托的货物厢里拍摄纪录,跟货厢里的货物一起见证了微商小丽不平凡的送货日子,“这样的物流保障可以说在全国各地村镇都在发生着,但能以第一视角来记录和拍摄,还是觉得受益匪浅。”

  听说大二同学在接力拍摄抗“疫”系列纪录片,即将毕业的贺文慧也申请参加纪录片拍摄活动。近一个月来,她随同疫情调查人员深入到烟台社区、卫生防疫站、超市和高速路口,用镜头记录下一线防疫人员的辛勤背影。贺文慧讲到,“我纪录片的名字是《逆行者》,城市里的逆行者给我带来的更多是感动和欣慰:感动他们的辛勤付出,欣慰的是有他们在,城市才能安全无恙。”

6组的疫情下云端购物流通的片段,讲述着疫情后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新型销售的衍生

  《纪录片创作》的时空一体化设计,通过线上辅导合作与线下个体观察拍摄相结合的方式,建构一体化的创作时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学生日后拍摄实践奠定基础。同时“抗疫有我,加油中国”的线上主题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不仅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也为疫情影响下的城乡社会提供了传媒学专业学生的纪录视角。

  根据时空一体化实践拍摄要求,16个线上纪录片摄制组目前已完成从选题立意到拍摄,以及后期画面补拍与剪辑工作,目前已受邀在烟台日报报业集团大小新闻网站APP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刊播。

  (鲁东大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来源:胶东在线烟台大学生网
Top